今年三季度,当“关高炉”“停煤矿”的战报频频奏响之时,相关企业的职工安置进度却有些落后了,与去产能的速度形成了“剪刀差”。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自从国务院8月中旬派出督查组进行专项督查后,各地去产能进度明显加快。但受到资金不足等诸多难题掣肘,一些企业的大门虽然关上了,职工安置方案却迟迟未能出台。
据初步估算,今年安置钢铁、煤炭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中的分流职工,涉及80万人。人往哪里去,是个难题。
去产能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老企业,有的职工干了一辈子,有的全家都在一个企业工作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31个大城市的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这是自2013年6月份以来首次低于5%。然而,去产能过程中的隐性失业人员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因此并未纳入失业统计之中,未来他们的去向将成为影响城镇失业率的重要变量。
李克强总理在18日召开的振兴东北会议上表示,要保就业保民生,政策和财政资金向促进就业和保障养老金支付倾斜,兜牢民生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先停工后安置
煤炭和钢铁领域的去产能行动今年2月启动,截至7月末,分别只完成了目标任务的38%和47%。在国务院的安排下,从8月22日开始,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部际联席会议组织10个督查组赴各地督查去产能进度落实、产能实际退出、信息公开、职工安置等八大问题。
经此之后,各地去产能的进度明显加快。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日前表示,截至9月底,钢铁、煤炭两个行业退出产能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80%以上,相关部门正在核实进度具体数据并将尽快公布。
然而,很多地方去产能只是做到了企业停工,职工安置的进度远远落后于上报的“去产能”的进度。
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企业年度安置进度都已过大半,为去产能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部分企业退出职工在省级和市级社保关系的转移中遭遇“卡壳”,一些地方政府仍未执行“公益性岗位托底”的安置政策等,增加了职工安置分流的难度。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此前估算,煤炭、钢铁两个行业在化解产能过程中将涉及180万职工的分流安置,包括煤炭系统130万人和钢铁系统50万人。而新华社则报道称,今年安置钢铁、煤炭行业在化解过剩产能中的分流职工,涉及80万人。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一位政府部门人士处了解到,现在地方政府在职工安置问题上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宁愿延后进度、延迟出台安置方案也不愿冒进,一些原计划三个月完成的方案可能会延迟到半年或是更长时间。
地方经济决定安置进度
资金不到位是职工安置方案难出台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七部委关于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不落实保障资金就不能出台安置方案。财政部今年6月对外公布了《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给予奖补。专项奖补资金规模为1000亿元,实行梯级奖补。其中,基础奖补资金占资金总规模的80%,梯级奖补资金占资金总规模的20%。专项奖补资金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业统筹用于符合要求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今年8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当时,已有307亿元下达到地方和企业,另外还有20%左右的后续奖补资金。
“虽然中央设立了1000亿元奖补资金用于职工安置,但这些资金要求地方配套,经济好的地方能够配得起,经济不好的地方资金配套也有很大困难。”上述人士表示。
从目前完成职工安置的大型企业来看,基本上补偿标准都是比较高的。以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杭钢集团为例,从2015年8月24日到2016年1月22日,仅用了150天就完成了半山钢铁基地1.2万人的分流安置工作,其中包括清退了3000多名劳务派遣工,分流安置了近9000名正式员工。
财政奖补资金到位慢也是地方难以落实安置资金的因素之一,但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职工安置遇到困难的地方大部分都是在过剩产能行业高度依存型地区。在经济情况较差的东北地区,由于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行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占比很大,许多其他产业也往往是钢铁、煤炭产业链上的延伸产业,钢铁、煤炭等行业近年来的持续低迷已使得东北地区的财政入不敷出,难以拿出足够的配套资金来用于职工安置。
政府应“托底”
在去产能企业中,特别是一些国有老企业,有的职工干了一辈子,有的全家都在一个企业工作,如今产能减了,岗位怎么减、工人到哪儿去?新华社时评曾表示,这不仅是各级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难题,更是职工全家的大事难事。如何帮扶分流职工解决再就业等问题,不仅事关化解过剩产能的顺利推进,更事关职工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托底”。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建议,中央财政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向职工安置任务重且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度倾斜。在安排中央专项奖补资金时,更多考虑企业经营情况、安置人数和安置难度等方面,重点支持困难地区、行业和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事实上,有关部门在制定安置职工政策时,也都秉承了“兜牢民生底线”的原则。例如,“对符合条件人员可实行内部退养”、“要运用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帮扶”。如果这些政策措施能够做实做细,相关配套资金及时到位,将最大程度减轻分流职工的阵痛。
在10月19日举行的2016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盛来运表示,三季度工业领域中的一个变化是钢铁价格和煤炭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工业企业的利润有明显好转,尤其是钢铁企业和煤炭企业的利润有好转,对于一些即将淘汰的企业确实充满着诱惑力。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也存在着“挺一挺”想法,希望能够熬过钢铁和煤炭价格低迷的时期,与职工共渡难关。企业经营者担心如果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一旦经济回暖,企业可以再开工的时候,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人。
这并非企业经营者们杞人忧天,而是珠三角在2008年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当时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后,外需减少,大量企业停工,数千万农民工返乡。可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帮助下,中国经济实现了“V型”反弹,企业主有了订单,却发现招不到足够的工人了。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