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三年的稳定期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又一次显示出较强的增长趋势。
当地时间11月13日,“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在波恩气候大会上发布《2017全球碳预算报告》指出,到2017年底,全球化石燃料及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达到370亿吨左右,预计将比上年增长2%(不确定度在0.8%~3%之间)。而在2014年到2016年之间,这一数字几乎没有增长。
报告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环境研究快报》和《地球系统科学数据讨论》等期刊杂志上。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Corinne Le Quéré表示:“我们需要在未来几年达到全球碳排放的峰值,然后迅速推动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并限制其影响。”
应对气候变化,这正是商业机构看中的新型投资市场。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自2005年以来为气候智能项目长期融资投入了183亿美元自有资金,并从其他投资者手中动员了110亿美元。
IFC东亚及太平洋 局局长潘伟凯(Vivek Pathak)表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气候智能技术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美贡献最大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仍是碳排放量最大的四个国家和地区。报告预测,中国的碳排放量在经过连续两年的下降后,在2017年将上升3.5%。
“由于工业生产的强劲增长和 降雨减少导致的水电减产,今年中国的煤炭消费预计会上升3%。”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Glen Peters说。这份报告由76位科学家撰写,他们来自15个国家的57家研究机构。Peters是作者之一。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煤炭消费量在2014年首次下降2.9%后,相继于2015年和2016年继续下降了3.7%和4.7%。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煤炭消费量约为28.1亿吨,第四季度保持平稳的话,今年中国煤炭消费增长3%是有可能的。
“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了中国能源需求还要增长。虽然风电太阳能增速较快,但消费占比小。”林伯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这是中国能源结构决定的,没办法。”
美国的碳排放量预计下降0.4%。这比美国在前十年保持的每年1.2%的下降率要低,而且煤炭消费也意外地出现了增长。
欧洲碳排放量预计会暂时下降0.2%,低于前十年的平均下降率2.2%(GDP增长约2.3%).
2017年,印度的碳排放预计增长2%。过去十年,印度的碳排放量每年平均增速为6%。
而从化石燃料和工业的历史积累排放数据来看,1870-2016年间,美国依然贡献最高,占26%。欧盟、中国、俄罗斯、日本和印度分别占22%、13%、7%、4%和3%。
不过该报告的研究团队也指出,尽管2017年全球碳排放总量有所增长,但是目前还不足以判断这是通向全球排放峰值过程中的一次性事件,还是预示着全球排放将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期。
“截至2017年,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达410亿吨,我们没有多少时间采取行动将温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更别说1.5摄氏度了。”Quéré表示。
Quéré说:“在今年,我们已经看到气候变化如何加剧了飓风的影响——更猛烈的强降雨、持续升高的海平面,以及更有利于形成强风暴的、更暖的海洋条件。这对未来做出了警告。我们需要在未来几年达到全球碳排放的峰值,然后迅速推动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并限制其影响。”
私营部门是关键
报告中也包含一些好消息:最近几年,风电、太阳能等技术在全球保持了14%的年增长率。
在IFC看来,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正是未来存在巨大投资价值的气候解决方案市场之一。
11月13日下午发布的《IFC气候投资研究报告》指出,企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以盈利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涉及的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离网太阳能和能源存储、气候智能型农业、绿色建筑、可持续交通、气候智能型城市水务基础设施、城市垃圾管理等行业。
这些针对气候解决方案的市场,价值已超过1万亿美元。例如,可再生能源投资目前为2970亿美元,报告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11万亿美元。绿色建筑市场目前是3880亿美元。IFC最新分析显示,随着主要新兴市场快速城市化,绿色建筑市场有潜力在2025年达到3.4万亿美元。
以气候智能型农业为例,中国的安佑生物技术集团生产猪饲料。据该公司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洪翊棻介绍,该公司五年前开始推广环保饲料,它能提高动物采食的效率,改善长肉速度,降低排泄量,需要处理的粪便就能减少。据悉这一优化饲料配方可以减少动物粪便达30%,而动物粪便主要成分为一氧化二氮,温室气体效应是二氧化碳的310倍。
“私营部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私营部门具备创新、资金和工具。我们可以帮助撬动更多的私营部门投资,但也需要政府的改革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两者结合可以共同创造新市场,吸引必要的投资,从而实现在巴黎达成的承诺。”IFC首席执行官勒奥鲁表示。
无锡昌万网站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拔打13812260514联系,以便本网尽快处理。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